时间:2025-05-11 10:11
一、劳动法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条件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需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即劳动者具备劳动能力,用人单位具有用人资格。
其次,意思表示真实,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是真实的,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再者,协商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
通常情况下,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事宜,如工作交接、经济补偿等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即可完成协商解除。需注意,若协商解除是用人单位提出的,一般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若由劳动者主动提出,则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二、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并未签合同怎么办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未签订,有以下解决办法:
1.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应依法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立即补订书面合同,并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支付双倍工资至满一年的前一日止,共11个月。
三、劳动法规定试用期的工资标准是哪些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比如,若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为10000元,那么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8000元。同时,若该岗位最低档工资是9000元,试用期工资也不能低于9000元。且无论如何,试用期工资都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底线。用人单位若违反此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支付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劳动合同不给员工能赔偿多少
下一篇:劳动合同没签字盖章有效吗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